港男女先同居後結婚 比率創新高

社會

發布時間: 2017/06/12 23:47

最後更新: 2017/06/13 17:18

分享:

分享:

家計會最新調查結果顯示,港男港女愈來愈不願意結婚生仔。

被訪青年男女表示將來會先同居、後結婚的比率創新高,並首次超越表示將來會結婚而不會同居者的比率;而表示會生育的男女比率,亦由10年前逾7成,跌至去年逾5成。

有學者分析指,由於樓價高企,年輕人難置業成婚,致生育率亦跌,在人口老化下,長者老無所依的情況恐將爆煲。

家計會自1981年起每5年進行一次青少年與性研究,去年是該系列研究的第8次。該會去年成功訪問共5,146名青少年,包括在學校訪問3,907名中一至中六的中學生,以及上門訪問1,239名18至27歲的青年。

研究結果顯示,表示將來會先同居、後結婚的青年的比率 ,無論男女都創了近5次研究的新高,分別佔34%及24%,首次超越了表示將來會結婚而不會同居者的比率(23%女性及12%男性)。

家計會表示關注,認為這顯示了先同居、後結婚可能會成為社會常規。

調查亦顯示,被訪港男港女不想結婚的最主要原因是享受單身生活的樂趣。

【延伸閱讀】社會氣氛差 港女怕生B?

至於生育計劃方面,74%中三至中六女生及78%男生表示將來會生育孩子,較2006年分別為61%及68%的比率為高。18至27歲的被訪青年當中,57%女性及54%男性表示將來會生育孩子,遠較2006年的71%為低;而在那些以具體數字回答的受訪者中,其平均理想子女數目繼續下降至女性的1.33名及男性的1.37名。

事實上,在82名曾懷孕的被訪女性中,僅63%指是在夫婦關係下懷孕,比率創過去20年新低。

家計會表示,中學生對生兒育女仍顯得積極,但18至27歲青少年卻對生育愈來愈不肯定或感到猶豫。該會認為是與社會競爭激烈,年輕人缺乏成家立室的信心有關,建議家長可給予年輕人支持和鼓勵,減低他們的焦慮。

港大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講座教授周永新指,先同居後結婚是近20年的趨勢,90年代開始做父母的都受社會風氣和西方觀念影響,不再認同男大當婚、女大當嫁,也不會期望子女百子千孫,令子女長大至現在成為年輕人,也不會有這個觀念,他們普遍認為結婚不是人生必經階段,因此當關係親密時,仍會選擇同居後再決定有沒有需要結婚。

周分析指,現時樓價高企,年輕人缺乏經濟能力置業,租住地方也是暫時性,所以即使親密如夫婦,仍選擇同居。他又說,組織家庭的主要作用是生育,同居的年輕人大多不想生兒育女,因此當同居數字上升,生育率下降屬意料之內。

周直言在人口老化的趨勢下,年輕人口減少,家庭照顧功能下降,日後有機會出現大量年老長者獨居、老無所依的爆煲現象。

【其他熱話】打風落雨前飛曱甴瘋狂出沒 忽然識飛有原因

【其他熱話】港攝影師青馬海霧美景 入圍國家地理雜誌旅攝大賽

 

撰文 : 陳曉筠 經濟日報記者